大学若学额过多,学位会一文不值? ★★★
- lyboyzclLV.旅长
- 2017/6/17 17:16:50
大学若学额过多,学位会一文不值?
「转帖」据有关的评论报道分析得知:普及大学教育有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大学教育若学额过多不适量,令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学位于劳工市场几乎一文不值。英国伦敦大学一项研究指出,最近毕业的艺术及人文学科大学男生,其薪酬竟与高中毕业生处于同一水平,难道修读欠缺市场价值的学位课程等同「掟钱落咸水海」?
英国大部分大学每年收取高达四万七千多港元学费,完成一个大学学位课程连同生活费至少要二、三十万港元,绝非小数目。
领导是次研究的英国伦敦大学高级讲师称,因供应过剩缘故,主修历史、艺术、法文或英国文学等艺术及人文学科的大学生薪酬「垫底」,来自这些学系的新近毕业生,薪金水平与高中程度竞争者相若。
随供求失衡愈趋严重,他们或许连学费亦无法赚回来;反观会计学等学位市场价值相当,攻读者归本之余还享可观回报,估计,会计学系大学毕业生一生人赚取的薪金,比那些修读艺术及人文学科的大学生至少多出四成。
重理商轻文艺趋势加剧
英政府拟进一步扩充大专,料问题将更趋严重,英国伦敦大学高级讲师大胆建议把大学学费与学科性质挂 ,令各学科市场价值一目了然。
不过,这项构思造成卷标效应,令学术与金钱挂 ,大学不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场所。学生为保锦绣「钱」程纷纷向现实低头,转为攻读学费较高的学系,希望毕业后能赚取优厚薪酬,不吃眼前亏。
正因人人向「钱」看,被贴上薪酬回报低卷标的文科学系收生率可能大不如前,入读的学生被看低一线,学系地位更形低落。若大学要各学系自负盈亏,弱势文科学系迟早关门大吉,学者和教员一一流失,重理、商,轻文、艺的趋势加剧,有损长远学术发展??



香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