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教育网的大学排名榜严重误导公众
- derekLV.团长
- 2017/6/11 18:01:13
可以这么说,已愈来愈多的香港各界人士知悉或了解,香港竟有这么一个莫名奇妙的大学排名榜! 用民意为大学研究评分是思想混乱,作为学者,若滥用民意,不但不是站于道德的高地,而是没有道德。以民意调查方法去评定大学之间的学术水平及师资,只显示他在学术领域上思想混乱。关于采用普通市民来为大学校长评分,若在科大教书老师,不时见朱经武,但要为他的洞察力评分,也会被考起,更遑论其它市民。这是对拟订的荒唐问卷题目的最佳回答!主持的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据了解是港大的一个自负盈亏单位。不管其性质如何,它到底是挂在港大的名下。由于港大也是被调查的八大院校之一,是否也有自肥角色的冲突? 在其所谓的「总结排名」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权重是根据民调的结果。大学的名牌效应是存在的。但是,严谨的大学排名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评价要素应包括师资、研究表现、教学水平、学生质素等,名牌因素不应被考虑或只放在一个较次要的位置,大学排名最重要的是审核各院校现在真正的综合实力。此外,香港八家公立大学各有分工,性质与大小规模不一,能否放在一起排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看看这两个机构进行的大学排名方法荒谬到何种程度。 误导一:滥用民意调查。滥用民调,以为民意可靠并代表一切,甚至认为打几个电话问问市民对各院校的研究水平即「准确」、「科学」和「专业」,果真如此,专家学者就没事干了。以民意评定大学的师资、研究水平与毕业生表现的荒谬和可笑,其误导性是向市民询问以下一个复杂的问题:「请你综合有关学校在本地与国际声誉及名气,设备及校园环境,教职员资历,学术研究表现,学生成绩及品行质素,学习气氛与课程多元化及认可度等等」,并在数秒内要求普通市民作出评分(由0分至10分)。主要谬误之处:一、在拟定问卷题目时,一个问题只能询问一个事项,这是基本常识。二、一般市民(样本以文员、工人、主妇与学生为主,且七成在中学水平以下者)如何有能力为大学的师资、研究水平等极专业的问题评予分数?他们根本不是属于「知情回复者」。 另一个重要的「毕业生的表现」指针,电话上向市民提的问题是:「如果要你选择,你会比较喜欢哪家大学的毕业生?」根据受调查市民的选择数再计算各大学所占的百分比(每一人只能有一个选择)。虽然答问者「只属有权聘请或者参与聘请雇员者」,但受访者是否对各院校毕业生有认识,抑或确实曾聘用过各院校的毕业生?问卷中语焉不详。同时,「比较喜欢哪一家大学的毕业生」是否即等同于「毕业生的表现」?评价院校毕业生表现,岂能用电话问几个市民即作定论?
作者: 222.76.232.* 2006-8-9 20:55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 1:今年香港八所大学最新排名
作者: 59.61.0.* 2006-8-6 11:14 回复此发言 -------------------------------------------------------------------------------- 2 香港高校----------------荒唐透顶的“自肥”大学排名! 误导二:用总量而非人均值作衡量。例如,以总量来计算,学生人数二千人的院校,大学经费如何能与学生近二万人的综合性大学相比?排名方法不能以大压小,这是浅显的道理,是不知还是无知? 误导三:研究作品以「量」而非以「质」作衡量。今年进行的大学排名榜采用了院校的「研究作品成果表现」作评价指针之一。资料取自香港研究资助局,但它不理解,研资局的资料是根据各院校呈报的教研人员某一年度发表的各类研究作品,并未加以审订作品的质量等等,它应有选择性的采用这些资料,不应照单全收。学术界在评论学者的研究成果,应是 表在《Nature》、《Science》上。质量远比数量重要。此外,研资局刊布的资料包括院校取得之专利权、注册公司、个案研究、顾问报告,甚至学者担任学术期刊编委数目等,全包含在内,可说是对大学的运作以及研究成果的评价全无认识的另一明证! 误导四:错误理解「师生比率」定义。教育网采用的另一个新评价指针是「院校教师学生比率」。把各院校的助教、语言助理、实验室技术员、实习导师等人员全包括在院校教员数目内。这些类别的大学人员属于教学辅助性质,并未在大学正式开课教授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是把这些教学辅助人员总数中剔除出去不予计算。明显不明白大学的运作,犯了最基本的错误。根据错误的师生定义而计算出来的师生比率,必然会误导大众的。 ---------------------------------------------------- 一流大学和学科运行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人才。要把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 但理大由理工转为大学,内部一群一向没有做研究的教员,为了保着饭碗,千方百计拿到博士学位(来自海外不知名大学的遥距或兼读课程),他们根本没有接受正统的研究训练,即使拿到博士学位,也不太懂得做研究. 同为应用研究型的大学,理大《N&S》零分,应用研究学术水平比其它大学距离还差二十几名。 全球电机工程SGI 论文排行成绩 2005年12月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5/12/01/JX-491707.htm 1.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2.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3.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 4. 韩国高等理工学院(南韩) 5. 加州大学圣达巴勃拉分校(美国) 6. 大阪大学(日本) 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8. 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 9. 谢菲尔德大学(英国) 10. 浦项科技大学(南韩) 25.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 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数目计算得分资料: 大学名称 2003年度 香港科技大学: 12.8 香港城市大学: 11.1 香港大学: 6.7 香港中文大学: 4.5 香港理工大学: 0.0 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数目计算得分资料:
- Carver
- 2017/6/11 20:38:19
最后的2006年全球200大最佳大学中中国的明显有问题,清华北大能排那么前?LZ真会开玩笑
- 葡萄小仙
- 2017/6/11 22:56:01
清华北大前200就不错了



香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