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探秘香港大学生
  • 浏览:319 评论:2 人

  • 原文地址:http://www.cycnet.com/media/forecast/digest/digest9/008.htm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的几所名校之一,在亚洲享有极高的声誉。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是中大四所成员书院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书院。在其众多的学术及文化活动中,有一项重头戏便是每年的香港及两岸大学生互访活动。今年我们山西大学和台湾的东华大学有幸被邀请参加这次主题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互访活动作为山西大学这次派赴香港的访问团,我们在做报告、听讲座、领略香港大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宿舍楼依山傍海而建,环境清幽美丽又不乏现代韵味。三人间的宿舍里,有电话、电风扇、个人电脑,人人都有一个写字台。望着远山大海听着海鸟歌唱,静心地伏在这写字台上学习,定是无比的舒畅。宿舍宽敞明亮,房间外会客厅、电脑房、电视室、洗衣房,一应俱全。洗衣房里全部是投币式的自动化设备。抱上一大堆的脏衣服,用不了一小时能就洗好,甩干(或烘干),熨平,带回宿舍了。宿舍楼里的服务设施也是应有尽有,售货机、淋浴器、冰箱微波炉、饮水器,沸水和冰水随时供应。想起在内地时吃包方便面还得跑老远的路才能打上水,偷偷用热水器才能吃上一碗的那种宿舍生活来,让我对香港的大学生真是羡慕的要死。香港的学生上网免费,宿舍楼里的报架上很随意地便能找到我们内地外语系资料室都找不到的Time杂志,应该说香港的大学生生活是极其幸福的,不过这幸福背后的高昂的宿舍费也是可以想像的。 

      香港大学生每天上午九点钟起床,喝一杯奶,吃几块饼干,或者干脆不吃早饭便匆匆地赶往学堂了。上三节课后,一小时短暂的午饭时间,便开始了下午课。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去参加各种协会活动,去图书馆查资料,去相思树下唱歌,去演剧或奏国乐、西乐,或是去体育场做运动、、、、、、等到吃过夜宵后也就是深夜十一点到凌晨三点的这时间里才是香港的学生最最兴奋的时间。酒吧、去跳迪斯科或唱卡拉OK,或是上网聊天,一直持续到很晚才回来,第二天自然要睡懒觉。内地学生有晨读和早锻炼的习惯。清晨那空气清新、绿草茵茵的体育场无人光顾,真让我们为之遗憾。

      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学生。尽享现代生活的的香港大学生自然有其耀眼之处。在这九天的相处中,我们发现香港的学生大都活泼、灵巧、主动、善于交际和自由表达。男生大方幽默、女生风趣可爱。与他们相处让人感到特别轻松愉快。比如在欢迎会和欢送上会上,根本没有繁琐的程序,没有提前编排的节目,也没有刻意设计的开场和结尾,在整个晚会中香港的学生只是以抽签的形式将同学们拉上台表演,尽管节目不算精彩,但场面却是蛮热闹的。在香港同学的带领下,我们鼓掌、“献花”、造人浪、或进行现场采访,场上场下融成一片,极度的投入和情绪高涨。我们那些平常比较严肃的领对老师们也总是任俊不止。记得在一次生车途中,我们的老师也被联欢的气氛感染了,抢过话筒,引吭高歌,唱了一路。

      香港的大学里有着强大的学生会组织机构,有各种各样的协会,还有全校定期的迎新营、运动会活动。学生在亲自组织、参与时,铸就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参与能力。从这次三地学生的互访活动中便能看出,香港的同学们将这九天的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第一天他们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大袋的东西,有小电风扇、T恤衫、纸、笔、纪念册、活动手册、地图,真是体贴入微至极。此外,每天的景点参观、行程食宿都由香港的同学提前考察过然后印在活动手册上,学生们分行政、活动、后勤三组严格地按照日程表上丰富而精确的时间安排。每天活动完后,他们还要定时定点地开会总结,再安排第二天的活动。这样,遇到紧急情况,学生们自己便解决了,根本看不到象我们内地的学生那样急得抓耳挠腮,连连打电话请示领导的那种尴尬。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会给同学们开拓的是一个相当民主和公开的环境。学生会的成员是从相当于严格的选举程序中产生。每月的收支和会议情况也都要在学生会专门的宣传栏上张贴出来以供大家监督。同学们如果有建议和意见,也可以自己写大字报贴于其上。在这们的环境下,香港的大学生们自然有着极其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发表见解的意识。






      香港人的奋斗和竞争意识为世界公认。白天大街上根本看不到闲散地打扑克或下棋的人,在这种环境下,香港的大学生自然也不敢偷懒。在长达四个月的暑假里,大多数香港的大学生会去各地旅游考察,或参加提高普通话、培养特长等的各种培训班,或是打工,当家教或搞促销。说起找工作、挣钱,香港的大学生比我们有更多的切身感受,他们身上所负担的是更重的压力和责任感。

      香港是动感之都,也是国际文化的交融之处。身处这样国际大都会,大学生当然有着特别宽阔的眼界和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英语的香港的官方语,在电视上教室里,外国人随处可见,英语随处可听。在这样一个英语世界里,香港的大学生当然有更多的机会去操练英语。香港的学生在这里很容易便能听到杨振宁或比尔.盖茨的演讲,看到毕加索、郑板桥、齐白石的画展,或是听一场杰克逊或张惠妹的演唱会。香港便利的交通和雄厚的经济条件也给了香港学生无穷的机会去外国深造或是去内地考察。与内地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更多一些。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充满动感的城市,在这样一个生活日新月异又充满了太多物质内容的世界里,也会有不少香港的学生会迷失了自己。所以他们也很容易暴露出学习不用心,观察事物不仔细,办事情流于形式的弱点。这也许就是在每次听讲座进,香港的学生都有坐在后排打瞌睡的原因吧。与他们相比,内地的学生虽然较为保守,缺乏自由创意和弹性,但稳重、认真、有思想、懂反省及凡事以大局为重的优点却是显而易见。记得在这九天访问期间我们山西的学生时时处处都有守时定序,有礼有节,敏于思辩,又有强烈的团体意识,所以让香港和台湾的师生们都有交口称赞。

       过一遍香港的大学生生活,体会了幸福的同时也让我们找到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亮了我们的光彩和不足之处,也鼓励我们更清醒,更勇往直前地去迎接我们生活中同样美好的明天。 

    摘自《中国大学生杂志》
     
       
       
    当前位置:中青网>> 媒介空间>>报刊精选

     

     

     

     

     

     

     

     

     

     

     

     

     

     

     

     

     

     

     

     

     

     

     

     

     

     

     

     

     

     

     

     

     

     

     

     

     

     

     

     

     

     

     

     

     

     

     

     

     

     

     

     

     

     

     

     






    说得很好
    上面讲的香港学生的缺点
    我基本上都有同感

    不过, 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中大
    主要因为她的课外活动不够精彩
    而且离市区太远
    不过, 对於想好好读书的人来说这反而是好的

    times 是权威杂志
    不要说大学, 中学都会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