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罪恶吗?
  • 浏览:223 评论:3 人

  • 我在《知音》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女主人公小汪是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父亲患有重病。男主人公小林家境虽比小汪好一点,但也不富裕。小汪与小林是高中同班同学,而且是情侣关系。




    小汪家那么贫困,供不起她读大学;小林心甘情愿辍学打工,挣钱供小汪读大学。小林没日没夜的干粗活重活,只为了多挣一些钱寄给女友小汪。在一次操作机器时,疲劳过度的小林被机器砸断了右手三根手指,成了残疾人,连吃饭(夹不起筷子)都困难了!



    小林所在的工作单位赔偿了小林八万多块钱后解雇了他。小林拿着八万多块钱回到小汪家,帮女友小汪家还清了因给小汪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小林回到自己家,他母亲看到儿子成了残疾人,哭得惊天动地!小林拿出他与女友小汪的合影,安慰母亲:“我虽然残疾了,可我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



    可小汪大学毕业后求职受挫,一位富二代公子也在追求她。小汪毅然抛弃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已成残疾人的男友小林,投向了那位富二代公子的怀抱!



    小林大怒,在小汪与他谈分手时掐死了小汪!!!




    1、一楼爱情悲剧的原文在这里:http://www.zhiyin.cn/2012/freezhiyin_0801/218326.html




    2、别把爱吹捧的那么伟大无私,男的那么的付出是为了什么?为了看到那女的投入别人的怀抱?女的在接受男的资助同时,等于默认接受资助的附加品。这就是因果,接受了因,能摆脱果?这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恩惠。



    3、汪一开始的感动说出一生一世的承诺,林,默默地坚守着。但在那时,他们或许还不太懂什么叫现实。爱情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否则只会脆弱不堪,尤其是2个人的阅历以及思想的境界更为重要。


    在汪上大学的那一刻或许2人之间的信念就已经动摇,只是良知告诉自己要一直爱他,他们会安稳的度过那段困难的日子。


    可是她还是一个青春年少不经事的姑娘,而且是一个好看的姑娘,面对物质繁杂的世界,她会向往,她也会自卑,梁还没出现之前,她还有林,一个依靠,尽管不那么厚实。


    看到同学们在节日里都有爱她们的男友相伴,她也渴望。但他要工作,理智告诉她她要理解他,支持他,可是她的内心却留下了疙瘩。


    一开始,疙瘩还不那么大,自己可以驾驭,可是突然,有一个条件那么好的男人,给了她内心深处渴望的一切,她坚守不住了,她开始面对现实。


    林的手残了,在她看来也许是和他在一起的基础(物质上的)失去了,自己的自尊心也会被贬低,想想,要和一个平庸至极的人生活,而且还是个残废,自己是名牌大学生,貌美如花,她本应获得更好的人生。


    最重要的应该还是他们的交流,感情的保温做的很失败,一年来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其它时间,自己的苦闷,压力无处宣泄,也没有依靠,(光想着在远方还有一个默默守候着她的男人,这钟思念根本抵挡不住外界现实对她的侵蚀。)


    梁来了,出现在她苦闷,挣扎的世界里,他可以给她想要的一切,最实际的需要。对于她和林的感情,她坚持不下去了。


    在梁的百般攻势下,她被“驯服”了,她只是一个农村来的女孩,在她内心深处,她也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过着飞黄腾达的好日子。而且梁最后提出的条件,15万的补偿给给了她一个理由,而人一旦有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去做某件在内心深处极渴望做的事的理由时,TA 的信念会非常的坚定。


    所以在她和林最后的交谈中,不管林怎么说他的付出,她都“抵制”着,甚至说出她怀孕了的重磅信息!


    至于林嘛,我只能说他真的很不幸。




    在我看这个案例时,一直看到女友被杀之前,我都非常非常的敬佩这个男孩儿小林。他为女孩付出的太多太多,多到有些不能承受。
    当我看到女孩儿职业受挫嫁给了富二代时,我为男孩儿感到深深的难过惋惜。如果到这里,故事没有下文,我相信人们都是倾向于同情男生,为男生抱不平的。
    但是很不巧,他杀死了女孩儿。也许他的人生绝望了,也许他感觉到强烈的背叛让他难以接受,也许他一直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女孩儿身上,现在的人生彻底灰暗没有了方向。。。这些都还可以理解。
    但是杀人,就是剥夺了他人活着的权利。先不说活着的权利,先说说爱别人的权利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愿的爱或者不爱一个人,这个没有强求的。。男孩爱女孩,把青春前途甚至健康都投入了进去,这是男孩自己选择的,他有自由这么选择,虽然这不是义务。最后,女孩儿选择离开,那当然也是有自由的。但是男孩杀死了女孩儿,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就是:你必须必须这辈子跟我!否则就不行!




    中国人自古以来,认为门当户对很重要。
    是有道理的。
    不只是贫穷问题,而是贫富差异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思想文化观念习惯的差异……有的人说富人瞧不起穷人,其实一部分是看不惯对方的习惯,比如穿着脏兮兮的、说话很大声、小市民算计等等。

    一个人从小的家庭环境 受的教育很重要的。

    越是小时候生活困难的人,长大后,越有攀龙附凤的思想和对物质的过度渴望。
    父母对他们是注重道德教育还是希望他出人头地发大财……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一直认为,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不要生孩子。
    与其害他一辈子受罪,不如别让他来到世上。

    什么人找什么人,双方得有精神思想上的契合点,
    如果没有,那么物质上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