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daren
2017/5/5 19:13:29
http://blog.sina.com/u/1237474464 百度竟然把这当广告?汗
以下所述内容均针对今年情况,往年情况不考虑在内,希望想要批评者注意。
其实知道录取结果那一天很平静,只有一点点的小失望。也许自己是技不如人吧,也许笔试的作文没写好,也许面试给教授留下的印象不深,总之没啥可说的。然而,这几天和百度贴吧和一些其他朋友的交流,彻底改变了这种感觉。现在剩下的,惟有对港大这种欺骗行为的愤恨。对港大的印象更是一落千丈。这里写出来,不相信的人可以尽当我在讲笑话,相信的人我则希望他能吸取教训,谨慎报考。
谎言1:香港大学录取参照学生的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三者所占比例约为各三分之一。
事实1:香港大学录取参照学生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为100%
解释: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我们猜想香港大学的录取是这样的:先由高考分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录取清华北大学生(包括保送生),在这部分学生中若有面试笔试特别差的,才会被剔出名单。
实证:1.据某地某考场考生说,他们考场有一名清华的保送生未参加面试(当时已经在签到表中注明absent),结果名字却“神奇”的出现在录取名单里。
2.有人统计了某省5位录取者(该省只录了5位)的高考分数,发现全部已上清华北大的分数线。
3.北京市录取了90多人,而其他省基本在5人,10人,最惨的一个省竟然是0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北京的清华北大学生多啊。
谎言二:香港大学要招收的是真正高素质的考生。
事实二:香港大学要招收的是真正能在高考中考高分的考生。
实证:如前所述,香港大学所录取的学生都是能考上清华北大的高分考生。除去上面2条中所述,笔者所在的省中港大录取了21人,其中不乏全省理科榜眼之类的人物。当然,我并不是说清华北大的学生素质不行。我只是想反问,难道没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素质就不行了?
谎言三:港大到内地是招人才而不是赚钱的。
事实三:港大到内地是招生赚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
实证:但是报名费就赚了400*10000,据已被录取的学生说,确定就读需要付15000港币,其后才能告诉你是否获得奖学金。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港大的奖学金只发给80个人,但是港大在宣传的时候却说它有5500万奖学金,一算就知道,平均每人有将近70万。而最高的状元奖学金才50万阿。明显在撒谎!同样据港大的内地学生说,在港大,内地学生很难申请到奖学金,所谓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一样机会的话也是骗人的。
谎言四:港大去年拒收了11名高考状元
事实四:港大是绝不可能拒收状元的,它还要拿出50万到处拉状元呢。去年的这条新闻,后来据称实际只有两位是真正的状元,而到底是状元拒绝了港大,还是港大拒绝了状元,就不得而知了。香港大学就是要挖北大清华的学生。
实证:今年高考结束后,笔者所在的学校出了一名高考状元。据说港大立即与其联系,拿出50万港币,邀请其就读港大。要知道,当时可是连面试都没进行过,港大根本还不知道该状元有没有他们所谓的“领袖素质”。所以我可以大胆的说,所谓港大拒收状元,实际上仅是一种炒作,是港大给自己立的贞节牌坊。
谎言五:香港大学讲求诚信,讲求人性化关怀。
事实五:港大根本不讲求诚信,连最基本的时间都不能遵守
实证:参加过港大考试的人都知道,这实在是一种折磨。笔试地点和名单在笔试前2天才公布,笔试更是无缘无故的推迟了半个小时。跟不可理解的是,面试名单是在考试前一天才公布的。这种连最基本的时间都不能遵守的学校,真的有那么好吗?
总结一下:港大的招生政策是 1.要有钱 2.要高考成绩拔尖,其他无所谓
在内地被认为一纸分数决定你的命运在港大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什么面试见素质、什么打破北清垄断、什么港大多么人性、多么崇尚民主自由,见他的鬼去吧!
这就是我对港大的最终印象,也许它真的在学术上很了不起,也许香港的位置真的很吸引人。但是,我对港大的热情,已随着这一个个谎言,烟消云散。
以上言论属于个人意见,你尽可以说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但请明白的人好好考虑,好好思量,这样藏着猫腻的招生,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挤破头皮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