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kecheng
2017/4/27 21:28:02
香港高校---------荒唐透顶的“自肥”大学排名!
香港专业教育网2006年大学排名, 按照合理怀疑之原则,此排名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因为前提条件:是排名机构要中立、公正。而此排名单位是请港大民调中心及理大学生编写整理公布网页,两校自己参与评自已的大学,此资料公正真实性可信度几乎等于零,如果是资料不真实不可信那此排名就等于废纸一张、废话连篇。大家会怀疑只是港大与理大两校“分赃与自肥“排名之交易!!
还有全世界专家学者都知道:大学至高无上的精神是要具有学术氛围之精神,即大学之精神=要有学术氛围之精神。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大学。这个排名指针好象是在评香港几所技工中专学校招生就业打工之情况。其真是对不起香港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中心的学术氛围的地位。
而一所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上连续三年度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资料为零的“颓”校理大对中立公正《泰晤时报》的大学排名盗铃掩耳 排在前几名,这是香港高等教育的笑话。这与农民不种田、渔民不抓鱼、工人不做工是同样一个道理的。真是大学教学科研与学术界之大丑闻,真是在开纳税人与浪费幼稚无知的学生时光之国际玩笑,简直是在坑蒙拐骗社会与学生?
最重要是以学术氛围、学术水平本事来评价大学价值。而且排名评比也要请全世界中立公正的熟悉大学学术情况的学者专家来评价,比如全世界著名中立公正《泰晤时报》及不自肥的中外名校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学者来评价才有权威公正性。怎能请公众 人士的一般市民,样本以文员、工人、主妇与学生为主,且七成在中学水平以下者如何有能力为大学的师资、研究水平等极专业的问题评予分数?他们根本不是属于「知情回复者」。就是评中小学也要请教育专家来评。否则,会误人子弟不科学无道德可言。
据网上资料,港大的民调的两个指针结果(即公众人士对大学整体表现评估及毕业生表现)与教育网采用的其它非民调指针如各院校的收生成绩、研究作品等总结在一起,最后得出大学的「总结排名」。过去几年,除了民调这部份一直保留外,每年都不断更改所采用的评价指针及计算方法,而且完全不加以解释,可说极其随意。外国的大学排名榜(如加拿大的Maclean’s杂志进行的加拿大大学排名榜)一般很一致,偶有修改亦加以解释。今年,排名方法仍然粗制滥造,丝毫未改进,用儿戏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可以这么说,已愈来愈多的香港各界人士知悉或了解,香港竟有这么一个莫名奇妙的大学排名榜!
用民意为大学研究评分是思想混乱,作为学者,若滥用民意,不但不是站于道德的高地,而是没有道德。以民意调查方法去评定大学之间的学术水平及师资,只显示他在学术领域上思想混乱。关于采用普通市民来为大学校长评分,若在科大教书老师,不时见朱经武,但要为他的洞察力评分,也会被考起,更遑论其它市民。这是对拟订的荒唐问卷题目的最佳回答!主持的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据了解是港大的一个自负盈亏单位。不管其性质如何,它到底是挂在港大的名下。由于港大也是被调查的八大院校之一,是否也有自肥角色的冲突? 在其所谓的「总结排名」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权重是根据民调的结果。大学的名牌效应是存在的。但是,严谨的大学排名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评价要素应包括师资、研究表现、教学水平、学生质素等,名牌因素不应被考虑或只放在一个较次要的位置,大学排名最重要的是审核各院校现在真正的综合实力。此外,香港八家公立大学各有分工,性质与大小规模不一,能否放在一起排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看看这两个机构进行的大学排名方法荒谬到何种程度。
误导一:滥用民意调查。滥用民调,以为民意可靠并代表一切,甚至认为打几个电话问问市民对各院校的研究水平即「准确」、「科学」和「专业」,果真如此,专家学者就没事干了。以民意评定大学的师资、研究水平与毕业生表现的荒谬和可笑,其误导性是向市民询问以下一个复杂的问题:「请你综合有关学校在本地与国际声誉及名气,设备及校园环境,教职员资历,学术研究表现,学生成绩及品行质素,学习气氛与课程多元化及认可度等等」,并在数秒内要求普通市民作出评分(由0分至10分)。主要谬误之处:一、在拟定问卷题目时,一个问题只能询问一个事项,这是基本常识。二、一般市民(样本以文员、工人、主妇与学生为主,且七成在中学水平以下者)如何有能力为大学的师资、研究水平等极专业的问题评予分数?他们根本不是属于「知情回复者」。 另一个重要的「毕业生的表现」指针,电话上向市民提的问题是:「如果要你选择,你会比较喜欢哪家大学的毕业生?」根据受调查市民的选择数再计算各大学所占的百分比(每一人只能有一个选择)。虽然答问者「只属有权聘请或者参与聘请雇员者」,但受访者是否对各院校毕业生有认识,抑或确实曾聘用过各院校的毕业生?问卷中语焉不详。同时,「比较喜欢哪一家大学的毕业生」是否即等同于「毕业生的表现」?评价院校毕业生表现,岂能用电话问几个市民即作定论?
误导二:用总量而非人均值作衡量。例如,以总量来计算,学生人数二千人的院校,大学经费如何能与学生近二万人的综合性大学相比?排名方法不能以大压小,这是浅显的道理,是不知还是无知?
误导三:研究作品以「量」而非以「质」作衡量。今年进行的大学排名榜采用了院校的「研究作品成果表现」作评价指针之一。资料取自香港研究资助局,但它不理解,研资局的资料是根据各院校呈报的教研人员某一年度发表的各类研究作品,并未加以审订作品的质量等等,它应有选择性的采用这些资料,不应照单全收。学术界在评论学者的研究成果,应是 表在《Nature》、《Science》上。质量远比数量重要。此外,研资局刊布的资料包括院校取得之专利权、注册公司、个案研究、顾问报告,甚至学者担任学术期刊编委数目等,全包含在内,可说是对大学的运作以及研究成果的评价全无认识的另一明证!
误导四:错误理解「师生比率」定义。教育网采用的另一个新评价指针是「院校教师学生比率」。把各院校的助教、语言助理、实验室技术员、实习导师等人员全包括在院校教员数目内。这些类别的大学人员属于教学辅助性质,并未在大学正式开课教授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是把这些教学辅助人员总数中剔除出去不予计算。明显不明白大学的运作,犯了最基本的错误。根据错误的师生定义而计算出来的师生比率,必然会误导大众的。
----------------------------------------------------
一流大学和学科运行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人才。要把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 但理大由理工转为大学,内部一群一向没有做研究的教员,为了保着饭碗,千方百计拿到博士学位(来自海外不知名大学的遥距或兼读课程),他们根本没有接受正统的研究训练,即使拿到博士学位,也不太懂得做研究. 同为应用研究型的大学,理大《N&S》零分,应用研究学术水平比其它大学距离还差二十几名。
全球电机工程SGI 论文排行成绩 2005年12月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5/12/01/JX-491707.htm
1.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2.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3.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
4. 韩国高等理工学院(南韩)
5. 加州大学圣达巴勃拉分校(美国)
6. 大阪大学(日本)
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8. 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
9. 谢菲尔德大学(英国)
10. 浦项科技大学(南韩)
25.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
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数目计算得分资料:
大学名称 2003年度
香港科技大学: 12.8
香港城市大学: 11.1
香港大学: 6.7
香港中文大学: 4.5
香港理工大学: 0.0
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数目计算得分资料:
大学名称 2004年度
香港科技大学: 11.5
香港城市大学: 10.2
香港大学: 10.1
香港中文大学: 4.3
香港理工大学: 0.0
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数目计算得分资料:
大学名称 2005年度
香港科技大学: 10.1
香港城市大学: 9.9
香港大学: 10.9
香港中文大学: 5.1
香港理工大学: 0.0
丑校理大无名之辈=“颓”校应该谋改革转型?从学术本事看理大真不象一间大学,很象一所技工中专职业训练学校的学术水平。
城市大学入世界200强。颓校理大0.000000000000000无名次。其汗颜一。
城市大学入全球最佳100名科技大学。颓校理大0.0000000名。其汗颜二。
城市大学泰晤时报评为香港四大名校。颓校理大0.0000000名。其汗颜三。
城市大学连续二年入200强。颓校理大0.000000000000000名。其汗颜四。
kevinliang
2017/4/28 2:03:08
城市大学200强第178名。颓校理大第0.000000000000000名。其汗颜五。
城市大学《N&S》得11.1分。颓校理大0,0000000000得零分。其汗颜六。
城市大学全球100佳大学第90名。颓校理大0.0000000000名。其汗颜七。
城市大学三年《N&S》得9.9分以上。颓校理大得0.00000分。其汗颜八
城市大学教学有功会计比赛第一名。颓校理大0.000000000名。其汗颜九。
城市大学商学院得AACSB认证。颓校理大0.000000000认证。其汗颜十。
城市大学教学有功商学院亚太五强。颓校理大0.000000000名。其汗颜十一。
城市大学全球100佳大学第90名。颓校理大0.0000000000名。其汗颜十二 。
城市大学没自肥的排名。颓校理大自肥排名。------------------------其汗颜十三。
城市大学生获雇主高度赞扬与肯定 。“颓”校理大学生谁要。-其汗颜十四。
城市大学世界500强第333名。颓校理大第340名。---------------其汗颜十五。
城市大学应用教学有功《SCI 》第2名。颓校理大第25名。----其汗颜十六。
城市大学连续三年中国前10名。颓校理大无前十名。-------------其汗颜十七。
城市大学师资来自世界名校。颓校理大是遥距与兼读。------------其汗颜十八。
城市大学招到全国高考状元。颓校理大无0.000000000000名次。其汗颜十九。
城市大学教学有功国际会计香港第一名。颓校理大0.000000名。其汗颜二十。
教学科研与学术界之大丑闻,作为一所高等教育教学学术单位(香港理工大学)在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上连续三年度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资料为零。这与农民不种田、渔民不抓鱼、工人不做工是同样一个道理的。真是大学教学科研与学术界之大丑闻,真是在开纳税人与浪费幼稚无知的学生时光之国际玩笑,简直是在坑蒙拐骗社会与学生?真是一间自吹自擂较低层次的师资与办学条件的大学。从学术本事看理大真不象一间大学,很象一所技工中专职业训练学校的学术水平。
-----------------------------------------------
大家以学术氛围、学术水平本事来评价大学排名。
2006年香港的大学排名和《泰晤士报》大学排名
1 香港大学
2 香港科技大学
3 香港中文大学
4 香港城市大学
5 香港浸会大学
6 香港理工大学
7 香港教育学院
8 岭南大学
---------------------------------------------------
中立公正可相信的-----------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05年世界最佳200所大学排名
1.香港大学(世界排名41)
2.香港科技大学(世界排名43)
3.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51)
4.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178)
荒唐透顶的“自肥”大学排名!
香港专业教育网(下称「教育网」,主持人为时美真小姐)又公布了每年一度的「香港最佳大学排名榜」,部分的资料是依据民意调查而得(主其事者为「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主任钟庭耀先生)。据网上资料,港大的民调是受教育网委托进行的,民调的两个指针结果(即公众人士对大学整体表现评估及毕业生表现)与教育网采用的其它非民调指针如各院校的收生成绩、研究作品等总结在一起,最后得出大学的「总结排名」。
过去几年,笔者发现教育网所进行的大学排名榜,除了民调这部分一直保留外,每年都不断更改所采用的评价指针及计算方法,而且完全不加以解释,可说极其随意。外国的大学排名榜(如加拿大的《Maclean's》杂志进行的加拿大大学排名榜)一般很一致,偶有修改亦加以解释。今年,教育网又再更改评价指针与计算方法,排名方法仍然粗制滥造,丝毫未改进,用儿戏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信报》读者相信记得,去年五月间,教育网的「二○○四香港最佳大学排名榜」公布后,本人执笔写了两篇评论文章在本报刊出,据笔者获得的讯息,香港高校界有颇大的回响。可以这么说,已愈来愈多的香港各界人士知悉或了解,香港竟有这么一个莫名奇妙的大学排名榜!用民调评分是头脑混乱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本港传媒的报道。很多报章重报道了笔者的悬赏新闻,有两家日报甚至作了整版专题的追踪报道,访问本港民调专家或对大学排名方面有研究的学者。被访者包括中大的王家英博士与科大的雷鼎鸣教授,王认为钟庭耀以民调来评比大学是误导大众,雷则认为:「作为学者,若滥用民意,不但不是站于道德的高地,而是没有道德,对民主也是有害无益。」他更直言:「以民意调查方法去评定大学之间的学术水平及师资,只显示他在学术领域上头脑混乱。」关于采用普通市民来为大学校长评分(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访问题目是:请你综合有关校长的本地及国际知名度、亲民度、领导能力、洞察力、社会公信力及对外公共关系等工作作出评分。)雷说:「我在科大教书,不时见朱经武,但你要我为他的洞察力评分,我也被考起,更遑论其它市民。」(见《星岛日报》,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这是对钟庭耀拟订的荒唐问卷题目的最佳回答!
雷鼎鸣教授与王家英博士是香港两名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学者,他们在香港都有一定知名度,以他们的身份而愿意公开出来评论时、钟二人的大学排名法,应该具有份量。笔者虽与这两名学者认识,但他们的上述评论,笔者是阅报后才知悉的。我也知道,他们两人也认识钟庭耀先生,他们没有理由偏袒笔者,只是客观地作评论。
角色冲突与玩失踪
教育网是一家注册资本为二元港币的商业机构,网站的主持人与香港科技专上书院的校长均同属一人(见教育网网上资料)。该书院是本港一家私立学校,提供一些海外遥距课程。以同时出任一家私立书院校长身份的人来进行本港公立大学排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相信也是全球独有(笔者希望有人指出其它地方也有这个相同的个案)。我认为这是一个角色冲突的个案。钟庭耀主持的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据了解是港大的一个自负盈亏单位。不管其性质如何,它到底是挂在港大的名下。由于港大也是被调查的八大院校之一,是否也有角色的冲突?据中大王家英博士告知笔者,教育网最初委托他作八大院校民意调查时(当时如何做仍未有定案),他拒绝了,原因正是角色冲突这一问题。
去年,笔者在《信报》评论时、钟二人的文章发表后,多家传媒记者来电或亲自造访本人,希望能补充或解释文内的一些观点,笔者均作了解答。笔者亦获告知,他们也同时追踪并拟访问时、钟二人,希望他们对本人提出的质问与批评作出响应。但是,时美真一直在玩失踪,完全回避记者,既不接受记者的电话或亲自上门访问,也不作任何书面的回答。至于钟庭耀,他只是向传媒作了一点关于本人悬赏的书面「响应」(笔者认为钟的所谓响应是故意转移本人所提的焦点问题,下述)。他曾对《星岛日报》记者说:「日后会作适当响应」(见《星岛日报》,上引述),之后却完全没有下文。倘若时、钟二人有充分的理据,何需玩失踪或拒绝响应?
名牌效应与院校真正实力
教育网今年公布的大学排名榜,在其所谓的「总结排名」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权重是根据民调的结果。过去有人解释,大学排名榜与大学的名气有关。笔者同意,大学的名牌效应是存在的。但是,严谨的大学排名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评价要素应包括师资、研究表现、教学水平、学生素质等,名牌因素不应被考虑或只放在一个较次要的位置,大学排名最重要的是审核各院校现在真正的综合实力。此外,本港八家公立大学各有分工,性质与大小规模不一,能否放在一起排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谈。
笔者过去已多次举出教育网排名误导的地方,由于今年该网站的排名方法采用了若干新指针,计算得分方式也改了,因此有必要再执笔指正教育网与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谬误之处,看看这两个机构进行的大学排名方法荒谬到何种程度。
由于排名方法错误处处,笔者只能举出几个较严重的误导地方,过去已作过的评论,本文或完全略去,或只纲要式的略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