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出相关原文链接:
http://post.baidu.com/f?kz=116112040
对于作者对反驳的评论,8分赞成,2分反对。我在此没有提到的观点,就是认同了作者的评论。
对评论(1):如果是确确实实地准备面试,的确是能够对自己有个非常全方位地思考。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准备面试的,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准备20个常用问题,再把过去问过的问题参考一遍。然而其实在面试之前,通常都是会做一个自己的skills audit,这一部分是对自己所拥有的技能、条件、优势、缺陷、处事、人生哲学的综合考评,并规划未来的技能升级计划。根据这张skills audit 再回过来筛选出你想在面试中表现出的闪光的一面,结合常用问题分析自己如何表现自己。
这个skills audit 的过程就是自我审视的过程,我认为是相当有益的。当然准备是非常精心的,但结果也是回报颇丰的。
对于评论2: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香港大学寻找高素质的人才,但在紧张的高考压力下,真正具备国外宽松环境下发展出极具个性的人确实不多。但我们也不能对“高素质”的要求太低了: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会一种乐器、擅长一门运动同时学习好,在中国这样的人并不算少数。“香港大学招生是不是只看重高考分数?”,那么“我是不是素质足够高呢?”。作者提到的美国的世界名校,SAT平均分也是高得恐怖啊。1400(根据当初满分1600计算)以下的学生,除非在某一方面达到相当的高度才可能被录取啊。
对于评论3,先澄清一下这个人。这点我倒是能够非常轻松地回答。名字嘛,我不可能在这里说,对不起了。国际的比赛是MCM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每年都有少数高中队伍参加。国内的是一个英语演讲比赛。“歌剧唱得好”这个评价是我可能主观了,毕竟没有比赛过,不能断定。但在校内还是非常受欢迎的。至于意大利语,他确实是不太会的。(港台歌手唱过不少国语歌曲,但国语说得好的还是少数)这么解释似乎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不过反正信不信由大家啦!再补充一句:像他这样应该算是非常优秀的了,但确实还是有“不少”人有差不多的背景吧(地大物博嘛,我们对中国人才的实力还是有充分的估计的)。只不过他不幸申请全军覆没。。。(顺便为他不值,也算老天无眼)
逻辑上,作者讲得不错。不过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有无被授予奖学金之前,应该先考虑自己是否有问鼎奖学金的雄厚实力。即使有比较雄厚的实力,还是不一定能够得到奖学金。所以没有奖学金,不应该气馁。
对评论4,同意。
再补充几句:“公平信度下降”和“不公平”还是不一样。公平与否是个事实,至于事实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个人倾向于相信香港大学在录取过程的执行中是公平的。(至于评判方法是否合理,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事实上,选择人才的标准也是一个世界上的大学都在考虑的问题。)
对评论5,同意。
人太多了,面试不过来咯。如果第一轮就刷太多的人,又不免打击面太大,太残忍了。也挺难的!
对评论6,作者这么赏脸,我笑曰:同意 :)
BTW: CAO是很临时抱佛脚,破坏了港大在内地的形象,是要打屁股的 :P
(原谅我的童心未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