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ala123
2017/9/10 19:45:07
一
作为一个毕业生,总有不少接触学弟学妹的经历,也在校内上看过特别特别多小朋友的感慨,基调就是对香港这个地方没有太深的认同感。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会用左翼的学说去批判这个城市吃人的资本主义,我会觉得这里的法制不过是资产阶级压榨穷人的工具,我会觉得在核心竞争力上香港被新加坡越甩越远,我会觉得这个城市和创业以及创意产业完全绝缘,我也会深深的感觉似乎不应该让自己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没有国家认同感的城市。
但是其实我慢慢的也开始欣赏香港,直到自己开始工作,这个感觉越发强烈。看过一个学妹的日志,她在去北京发展前说,香港让她怀恋的,只有中文大学那座山。呵呵,真的只有这座山么?
二
我一直想找机会为香港说说话。
我深有体会的是,和大陆那些城市相比,香港是一个可以给你稳定期望(expectation)的城市,这个期望合不合理,取决于你的政治观点。
1.比如说,在香港,如果前方有工程截断了一条步道,你一定可以一早在路的一头读到告示,不会走冤枉路;在内地,大多数情况是,没有人告诉你此路不通。
2.比如说,在香港,电梯商会定期检查我住的宿舍的电梯,他们会在至少一周前在电梯里贴出告示,让人知道电梯会停运一段时间。供水公司,电力公司,都会这样。
3.比如说,在中大的时候,如果哪一间餐厅哪天不开门,他们一定会发邮件知会全校师生。
以上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可以看出香港的服务水准。
三
去年,我去深圳取内地签注,当时我不确定我当天可不可以拿到内地签注。但是因为我比较急,在取件回执上得知可以短信查询****业务,所以我马上发短信查询,短信服务告诉我我的内地签注已经办好了。于是我跑去深圳取件。结果**小妹对我说,我的内地签注在广州办好了,但是还没有送到深圳,今天拿不到。那个短信查询是没用的,写着哪天取,就必须哪天取。 当时我的通行证全部盖满了,三天后我就要飞美国,回不了香港就死了。当时我在罗湖把深圳这个城市骂了一万遍。
后来我福大命大,在我的通行证上找到了某页有1/3的空白,貌似可以容下一个香港留学章。就是那个空白,拯救了我那一个夏天的海外之行。
内地就是这样,总是给你unexpected。如果你有一个好朋友总是给你unexpected,这或许刺激。但是当你的政府老让你感觉unexpected,你就要抓狂了。更可怕的事,在内地给你unexpected的,不只是政府。很多机构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办事流程和相当的服务水准。
我也很喜欢北京上海那种dynamic,那种innovation的感觉。就像我觉得如果能给老罗那样的怪人工作,简直太酷了。但是我反感,去某处游泳,去了才知道,今天不开门,他们事前没有任何告知;去政府部门询问一件事,办公室主任要么说今天处理这事的人不在,要么说今天分管领导不在。如此种种,让人深感意外。(unexpected)
四
今天去深圳帮一个学姐寄奶粉,事前在官网上没有找到罗湖商业城的那个中国邮政的营业时间,我看到分局都最早在晚上六点下班,于是我就跑过去,在五点半sharp到了,很从容的走到柜台,然后里面的型男给我说,他们刚刚下班了。你们为什么不在大门外截住我,放我进来,又不给寄,很不专业!
九月的时候,我以访客身份来香港办好了IANG(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安排),我当时以为我的访客身份可以自动转为逗留身份。我在我旅游签证结束的当天四点参加完了一个面试,当时上了政府的网站查了查入境处的最晚开放到四点半,然后从尖沙咀奔向湾仔,在四点二十七分的时候走进了大楼,当时我就放心了,因为在四点半的时候,保安会拒绝人进入入境处大楼。但是一旦就进去了,我就可以把这个事情搞定了。
那天询问的结果是,入境处阿姨告诉我我必须在今晚离开香港。我收拾了一下心情,回家搜搜了港铁最后一班到罗湖的火车几时经过沙田(我非常确定港铁不会在这个时间表上给我unexpected),在当晚十点半,我按计划乘火车离开了香港。就像这样,在香港,你制定行事计划的时候会很安心,因为很少有像内地那样的unexpected的情况出现。
五
今天,奶粉没有在中国邮政寄出,我去了位于罗湖村的顺丰。
顺丰的店铺里,特别乱,顾客不排队,柜台上杂七杂八的堆了好多东西,空气中全是汗水味,撕透明胶的声音持续的让我反胃。剪刀在顾客和员工手上传来传去,全然不顾虑会不会划伤其他人。套用《一路向西》的台词,当时的我,“只是有一点伤感”。顺丰是我很喜欢的企业。结果现在是这样一个样子。
我放眼看看罗湖村,这里曾经是二奶村。现在,由于本届政府对食品安全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这里已经演变成了物流村。以前这里的主角是女人,现在是男人,很多很多男人。他们推着各种的推车,像不守规则的蚂蚁一样,冲上人行道,把香港的奶粉等等物资,运到这个集散地,再运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里的道路可以横着任何货物,摩托也可以在人行道上开。 你必须小心翼翼的走,因为这是一个Unexpected的世界。
六
十和谐八和谐大开幕了,有代表的手拍麻了,更有代表看报告看哭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新闻:
《代表介绍农村新貌 汪和谐洋笑称退休以后去你那打工》,来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1月11日 第 02 版)。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种在香港有可能被定义为公务员和企业家涉嫌“利益输送”的暗示,在大陆媒体口中,变成了领导说话风趣、平易近人的一个例证。
不过,至少这次大会的结局不会Unexpected,这点我喜欢。
爱香港。
讨厌大陆,喜欢Eason,喜欢夕爷,所以向往香港。 以后真的不想在大陆待,也不想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