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论坛港大在线 → 香港大学对特长生的招生优惠政策?
查看完整版本:香港大学对特长生的招生优惠政策?
2017/7/8 12:41:39

一个少年发明家和他的科普梦

      清秀的脸庞,谦逊的笑容,眼神中不时地流露出热情执著的光芒。他15岁发明汉字数码输入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汉字输入法的发明者;他发明的数码防伪学历卡、利用触摸屏的电脑、纸币消毒器等,获得了国家专利。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课余时间,潜心学习经典物理学及其前沿理论,完成科学论著《虫洞之蛙》,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意出版该书。他就是中国发明协会会员,河南省项城市一高二年级学生付坤。
从小就爱科学
      付坤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一名职专教师,母亲也在学校负责后勤工作。小时候,父亲对待事物细心认真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小付坤。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爱探究,喜欢手工制作,善思好动。鼠标为什么在屏幕上会动呢,拆开看看;复读机为什么能发声呢,解体瞧瞧……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恶作剧,会招来父母们的一通训斥,但付坤的父亲却采取了开导的方法:光拆算不了什么,拆了能装上,那才是叫能耐呢。好强的付坤被父亲的话激励了,渐渐的他从“拆卸工”,成了“组装师”,一有空就开始拆拆装装,忙不迭的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拼凑成型,而这恰巧为付坤锻练出了很好的动手能力。
付坤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儿子看似幼稚的发问,父亲常常不厌其烦地为他分析讲解,直到他弄懂并能举一反三。据付坤父亲讲,小时候的付坤不仅爱提问题,而且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小到钟表的结构,大到摩托车的构造原理,他都要仔细研究琢磨,并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原理弄清弄懂。
抓住了灵感的“尾巴”
    预防近视耳机、数码防伪学历卡、利用触摸屏的电脑、汉字数码输入法及键盘……这些申报或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的发明产品,其实灵感都来自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用付坤父亲的的话说,付坤是抓住了灵感的“尾巴”。
        搞发明其实很简单, 预防近视耳机,是因为看到小朋友们看书或写作业的时候,一部分小朋友会把头压得很低,时间长了,逐渐形成了习惯,慢慢地变成了近视眼,于是他发明了这个预防近视耳机,戴上耳机,只要离书本太近,就会发出蜂鸣声。
        他的第一个发明就是把一个空牙膏盒的一面粘上双面胶,然后固定在墙壁上,就成了一个壁挂式笔筒,放上几支钢笔或圆珠笔,既美观又节省了空间,他的这一小小创意,却得到了他爸爸的肯定和夸奖。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付坤对发明创新更有兴趣和信心了。
        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专利证书的一种数码防伪学历卡,可算是付坤现在最得意的作品了。从构思到出样品,付坤用了二、三个月的时间,在老师、同学们等帮助下,终于获得了成功,而这个灵感,也来自他使用磁卡电话卡时的一次小心。
        有一次付坤用磁卡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发现电话机上贴着办假证、假文凭的小广告,觉得这样非常影响市容,而且很多电话亭都有这样的小广告,于是他就想,如果有一种像磁卡电话卡的一样防伪学历卡那该多好呀?大中专生在应聘工作的时候,不需要带易磨损、又不方便毕业证,只需要把防伪学历卡插进读卡器,自动读出数据,个人信息一目了然。付坤抓住一闪即过的灵感,终于研制成功数码防伪学历卡。
    目前,付坤的新发明“家用保姆机器人“参加了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比赛,另一项发明“可折叠式异形鼠标器”也将报名参加第二十三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
强烈的宇宙兴趣和科普尴境
      在茫茫的宇宙里,会不会有大量的反元素存在?带着这个问题,去年暑假,付坤每天都泡在电脑上,上网学习,查资料,可惜,关于这方面的资源太少了,他非常失望,决心自已琢磨出来些东西!
“宇宙中不但存在大量的反元素,还存在着“反元素周期表”,它能反映出反元素的周期性的规律!”在他参著的《虫洞之蛙》一书里,他把关于反元素周期性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虫洞之蛙》在“方正”爱读爱看网首发后,当月创造出月点击量10万次的纪录 ,天津教育出版社领导慧眼识珠,决定出版该书。
但是,由于科普书籍销量少,出版社还要求他能力所能及地发行一部分图书,正处于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他第一次感到为难啦!
小小年纪便有专利和著书问世,有人担心,付坤把精力集中在发明上,会不会影响正常学习呢?据付坤现任班主任马老师讲,付坤在学习上劲头十足,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学生。付坤平时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助人为乐,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很拔尖,而且,付坤刚刚获得一等奖奖学金600元。
幸运的是,付坤现在就读的一高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并按照新的课程计划,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老师也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类小发明创作,这给了付坤发展兴趣的广阔空间。
      当问起获得国家专利后有什么想法时,付坤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说:“说真的,搞制作,大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比我强,说喜欢思考,很多同学的思考能力也比我巧,但对发明,有些同学可能没我创意好,只要对生活多观察,多动手,勤思考,人人都能够成功的。”
      按理说,付坤爱发明,长大后的理想就应该做个发明家,谁知付坤却说:“我是想过当发明家,但和发明家差距太大,发明只是一种兴趣或爱好。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学习,争取能考上高一级的学府,更深层地发现新事物、新规律,将来成为一个能拿“诺贝尔”大奖的中国人。”说着付坤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笑容中还有一份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范德全:河南省周口市政府南楼《周口科技》杂志社主编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